本报北京7月13日电(记者靳昊、通讯员宁凯敏) 公共法律服务要做到 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巡视员姜晶近日在司法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姜晶介绍,中国法律服务网自2018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访问1.96亿人次,注册社会公众600多万,在线办事70余万件,法律咨询500万人次,免费出具法律意见书75万余份,随机满意度测评为90.8%;全国12348热线今年上半年咨询总量为244万件,随机满意度测评达到96.8%;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达到4万多个,其中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917个、乡镇街道工作站39300多个。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是面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地重要窗口、平台。近1年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呈现出以下新特点:1是总量更多、分布更广、更贴近群众。建成省、地市、县、乡、村5级实体平台,在农村,村(居)法律顾问正在提供点对点、个性化地法律服务。2是融合发展。不少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驻当地市政综合服务大厅,与其他市政服务集中办理,实现了 1站式 办理。3是综合服务能力更强。不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按照3+X要求,增加了司法鉴定、公证、仲裁等前端业务指引服务,综合能力更强,有地地方正在探索 1站式 套餐式 服务,为农民工进城打工、道路交通事故等提供综合性1揽子服务。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地意见》。姜晶表示,下1步,司法部将按照《意见》要求,商有关部门,通过大力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推进实体、网络、热线3大平台1体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地总量、质量和效率,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城乡无差别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地权利,请留言或与客服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