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鳇鱼 舆论三度反转 距离真相越来越近
针对哈尔滨 天价鳇鱼 事件,松北区的专项调查组15日发布通告。但官方的调查结论出台后,公众继续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质疑,当事消费者也指出菜单签字造假、鱼的斤两存在问题等。很明显,这一调查结果并未打消公众的疑虑, 天价鱼 事件尚有诸多疑窦待解。
纵观整个 天价鳇鱼 事件,48小时内舆论已三度反转。针对公众提出的,饭店所售鳇鱼是否野生、定价是否合理、导游和出租车司机引导消费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链条、饭店网上美誉度为何极低等疑问,当地有关部门应当继续深挖,给当事人和公众一个说法。
16日,哈尔滨 万元吃鱼 事件再掀波澜,当地官方15日晚通报涉事渔村 明码标价不违规 ,随即被爆出同时同地该渔村又一 天价吃鱼 事件,出现了此前未在涉事渔村菜牌中出现的 鳇鱼头498元/斤 ;就在同一天,江苏游客陈岩在南京通过媒体发声称渔村公布的手写账单 不是我签的字 、 遭店家恐吓,孩子被人肉 等,对官方调查结果提出质疑。同时,据《新京报》报道,有当地导游曝出内幕,称带人到 天价鱼 餐厅能拿60%提成。
至此,手写账单上的 陈姓 签字到底出自谁手?北岸野生渔村叫卖的 野生鱼 是否真的野生?鱼的斤两是否存在问题?鱼的定价是否合理?导游和出租车司机引导消费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链条等5大焦点问题被抛了出来。究竟真相如何,一起去看看事件当事人都是怎么说的。
A 4大焦点
当媒体在热炒这起事件的时候,作为发帖当事人的陈岩却选择了关机,并删除了相关的微博。他的举动一度引发了众人的猜疑,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心虚。也因为这个原因,他在网上遭到了各种 抨击 。网友为此展开了骂战,将一起消费事件上升到了地域攻击。
昨日,当事人陈岩现身说法,针对网上提出的质疑,他一一回应。
1
鱼到底是14.4斤,还是10.4斤?当事人: 人格担保是10.4斤
就一直备受关注的鳇鱼斤两问题,涉事饭店曾在15日表示,他们给鳇鱼称重14.4斤,顾客结账时说是10.4斤,江苏顾客南方口音很重,双方就 四 和 十 的字音上出现了纠纷,店方推断称是南北口音辨别上产生了误会。
昨天早上8点42分,记者拨打天价鱼事件的当事人 常州游客陈先生的手机。在关机一天多后,电话终于通了。
电话中,陈先生回答了记者几个问题。他说,当初微博上发的内容完全属实,鳇鱼的斤两,还是10.4斤,店方说14.4斤,绝对是搞错了。 过秤就是10.4斤,我可以拿人格担保,亲眼所见。
2
去吃鱼是不是公款消费?消费者是常州个体户非公职人员
陈先生婉拒了当面采访的要求。他回应了部分网友的疑问,他说自己是常州当地的个体户,并不是公职人员,和家人去哈尔滨旅行是自费。
对于网友的质疑 实付7200元,为何却说是10302元? 陈先生说,买单不是我买的,第二天我知道的时候也没看收据,后来我发现的时候,各大报道已经出来了。首先在这里我承认,店家在我们被打之后,主动打了七折。
3
是自己去的,还是导游带进店?陈先生:旅行社说要给我们赔偿
在接受黑龙江当地电视台采访时,当事饭店北岸野生渔村强调,陈先生一行人是自己去的饭店。
而陈先生予以否认,他说自己的团队是被导游带去的。
陈先生说, 当地的旅行社不断跟我们道歉,不断(说要)给我们赔偿金额,我们一直不接受。我们是这样想的,既然事已经出了,我们也不要别人赔偿,既然你犯错了,你就要承担你犯错误的责任,我是抱着这个态度发的帖子。
昨天,常州当地一家电视媒体还播出了陈先生接受采访的内容。在视频中,关于谁先动手的问题,陈先生称, 网上都是说我喝醉酒我先动手,但警察可以从监控中看出我是被打的。 他说,调解后和老板拥抱是不想被报复。
对于在微博上写了黑东北一词,陈先生也通过媒体表示歉意: 在这个方面我考虑不周,我不应以区域性来划分。毕竟不良商家是个别的,在这里我通过媒体向东北人民道歉。
4
为何删帖关机玩 消失 ?遭店家恐吓孩子信息被曝光
至于有网友质疑他为何删帖关机,陈岩说,自从事情发生后,就不断接到各种电话,特别是黑龙江那边的电话, 我实在是受不了,生活完全被打乱,没办法,只能把手机关掉,微博也删了。
他还称,自己发微博就是吐槽提醒下,没想到完全性的失控, 发了微博以后,店家还打电话来恐吓我们,这个可以提供通话记录,甚至我们家人孩子的信息被他们人肉发到网上,在此我请求哈尔滨网警能够依法处理,不管这件事情如何,家里的老人,我的未成年的女儿是无辜的,这个对他们的打击很大。
B记者调查
天价鱼 被曝光前,许多游客在网络上吐槽称是经当地司机推荐到涉事饭店就餐,消费几千上万元,花了几千元吃顿鱼连张发票都没有,他们手中仅有收银小票。那么,打着 北岸野生渔村 招牌的饭店,究竟有没有经营野生鳇鱼的经营许可证?
游客是否签字确认过消费账单?饭店承认字为服务员代签
一张手写账单上的 陈 字,也成为双方争执的关键一环。陈先生表示, 那肯定不是我签的字,这个可以做笔迹鉴定! 而据媒体报道,昨天与涉事饭店北岸野生渔村饭店核实后得到了新答案。前台经理赵玲承认,在手写账单上签字的并不是游客陈先生本人,而是该店服务员为 免责 代签了 陈 字。
天价鳇鱼店没有违规?餐饮许可过期,工商注册无野生字样
据媒体报道,昨天下午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后发现,打着 北岸野生渔村 招牌的涉事饭店工商登记名称实际为 哈尔滨市松北区北岸渔村饭店 。经营者为马某某,经营场所为松北区新新怡园小区2号楼2号商服,经营范围有中餐类制售:主食,凉菜(不含裱花蛋糕、不含生食海产品),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2013年2月5日至2016年2月4日。登记状态为存续。
由此可见,该饭店餐饮许可已过期,而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并没有 野生 。
某点评网站上,北岸野生渔村的地址与工商注册地址一致。
当地市场鳇鱼咋卖?加工的30元一斤,养殖的10元一斤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哈尔滨兆麟街的大型菜市场 道里菜市场,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一种已经加工过的鲟鳇鱼,摊主称,这是一种开袋即食的成品,30块钱1斤。另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在附近的哈达友谊农贸市场,可能会有鳇鱼出售。
记者随后在哈达市场内看到,有一家鱼行在出售一种养殖的鳇鱼,老板娘说,这种鱼只要10多元1斤,一条重四五十斤。老板娘表示,她也看了新闻,新闻里说的398元1斤的鳇鱼,是那种200斤左右的野生鳇鱼,价格很贵。在这个季节很少,一般市场是没有卖的。一年多前,她曾经卖过,当时卖100多元1斤。如果是只买中段,价格更贵。
另一个水产摊的老板说,他卖过上百斤的鳇鱼,最贵的80块钱1斤。
事件反转饭店咋说? 饭店老板和经理都生病去打针了
昨天下午2点多,记者再次来到北岸野生渔村,当时,店内灯光昏暗,没有顾客。一位男工作人员表示,没有什么生意。店老板和在年初二那天值班的经理赵玲都不在店内。一位女服务员称,他们都生病了,都去医院打针了。
昨天有媒体记者致电渔村老板马某,追问所售鱼类究竟是野生,还是养殖?马某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这件事让我受到了很大打击,正在打点滴,不想再接受采访了。
官方会否重新调查?相关部门:会进一步深入调查
经过沟通协调,昨天下午3点多,哈尔滨松北区调查组方面和常州游客陈先生通了电话。
调查组一位姓赵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双方通话约20分钟,陈先生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赵先生表示,他会将陈先生讲述的情况形成一个书面材料,向上级领导汇报。之前只是从饭店方面进行了调查,是一个初步调查的情况。
对网友关注的野生鳇鱼经营是否合法、当事饭店经营的鳇鱼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等问题,赵先生表示,调查组方面会进一步展开调查,并将公布调查结果。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松北区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尹玉堂通过记者联系上了陈先生。尹玉堂表示,2月15日公布的调查结果,只是初步结果,没有消费者陈先生方面的说法,现在会进一步深入调查。
尹玉堂介绍,松北区有关部门在网上看到陈先生微博反映的情况后,就立即成立了由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局等成立的调查组,并赶往店方去调查。
在调查现场,调查组调取了包括监控录像以及相关票据、许可证等证据。
C食客吐槽
到涉事饭店吃鱼多是被导游司机推荐
据媒体报道,昨天上午,一名哈尔滨匿名导游小丽(化名)爆料称,自己曾经做过导游,往上述渔村带人会有60%左右的提成。不过此说法未得到店家的证实。
此前,已有不少游客在网络上反映,到涉事饭店吃鱼均是通过当地承接旅行社导游、司机以及出租车和一些黑车司机推荐。
从冰雪大世界出来,坐辆出租车,司机就拉到了这里。 游客林小姐告诉记者,去年11月,她和朋友到哈尔滨旅游时,就被出租车司机带去北岸野生渔村吃鱼。
林小姐说,按照经验,通常相信当地人推荐美食,没想到被 宰 。 鳇鱼很大一条,光是鱼头就10几斤,我们只吃了几斤鱼,就消费3000多元。
被司机骗来的,地方特别偏僻。 国内某著名美食点评网上 北岸野生渔村 获评只有两颗星,其下方有200多条评论,大部分评价其口味一般,价格过高。有食客在今年的大年初一评论说, 味道不错,不过价格真是一下子吓死宝宝了,一顿饭一万啊,后面吃泡饭了,算自己开眼界了。
不少食客都在评论中称,自己是被当地出租车司机介绍到餐厅的。有网友吐槽称,一下飞机就被拉到了这里。还有食客称,有司机反映只要介绍客人进店将会得到一定提成,通常在几百元左右。
D再起风波
又是这家店!
游客再曝吃顿鱼近 1.6 万元
常州陈先生在哈尔滨吃鳇鱼消费上万元这事还没完,又有游客爆料,就在同一家店,同一时间,浙江的王女士一行19人,消费了近16000元,其中最贵的鳇鱼鱼头售价达498元一斤。
15日上午,浙江的王女士反映,2月9日晚,陈先生与店家发生争执时,她正在北岸野生渔村二楼就餐,一行19人(不包括导游和司机)点了30多斤鱼。一结账懵了,竟要15735元。王女士一行也点了店家推荐的名贵野生鳇鱼,并且是鳇鱼头,每斤498元。仅这一份鱼头就花了近8000元。
王女士称自己也是被导游带去渔村的, 称鱼时被口头告知价格。 王女士一行人在结账时发现陈先生等顾客与店家发生争执拉扯,看到自己接近1万6的账单也很 震惊 ,而邻桌的6人旅行团消费也近万元。
我们对斤两也有怀疑,但当时警察来了,导游和司机说他们在打架不安全,要我们马上结账。 王女士称,30多斤的鱼只吃了三分之一,只能买了盆子把剩下的鱼打包带走。
目前,松北区旅游局已经联系到王女士进行询问调查,目前王女士一行在与旅行社协商赔偿,等待调查结果。
浙江游客王女士等人消费了15735元的菜品中,其中出现了一道 新菜 鳇鱼头铁锅炖 ,票据显示鳇鱼头单价为498元/斤,总价为7918元。
记者15日在北岸野生渔村采访中,并未在 鱼类展示柜 发现关于 鳇鱼头 的单独标价;而在当日营业时,鳇鱼头也并未在渔村公示的易拉宝菜牌上 明码标价 。但当记者16日13时再访该渔村时,其易拉宝菜牌仍没有鳇鱼头的标价,但在 鱼类展示柜 上新增了一个 黄色纸壳价签 ,黑笔手写 鳇鱼头498元/斤 。
立即评
以公允调查回击 天价鱼 式的消费陷阱蒋璟璟
数日发酵之后, 天价鱼 事件非但没有尘埃落定,反倒越发疑云满布。在连番反转、再反转之后,所谓的是非对错,正慢慢变得模糊含混。由于 笔迹争议 等新看点的加入,这场普通而严肃的消费纠纷,俨然正滑向全民侦探剧的庸俗剧情。一面是几乎一边倒的官方调查结论,另一面却是民间持续不断的举证、批判与质疑。当事人陈岩最新的火爆发声,无疑将两方阵营、两种意见的拉锯,又推向一个高潮。
事实上,在哈尔滨松北区公布调查报告之际,曾经直言 未能联系到当事人 ,并称希望其主动与之联系,还原事件原貌。从这一细节不难看出,当地官方对于自己所给出的 结论 ,还是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如今,陈岩隔空回应,自然是对后续调查的一大利好。我们期待着,当地相关职能部门,能够秉持公允立场、拿出最大的诚意,争取尽快与陈岩取得直接接触,继而在采纳各方说辞、严谨核实甄别之后,最终给出令人信服的调查结论。
在15日,当地调查者仅仅凭着店方的一面之词,就急不可耐抛出疑点重重的 调查报告 ,这本身就显得很是诡异。在很多人看来,此一举动颇有地方保护主义,以及 危机公关、维护形象 之嫌!如此这般,过程存疑、结论偏颇的 调查 ,不仅未能平息众怒,反而会加剧焦虑。再加之,由此衍生的地域污名化和露骨的人身攻击,更是使得 天价鱼 事件一步步复杂化、情绪化。
或许,尤需厘清的一点在于, 天价鱼 事件无关其他,本质还是一起消费纠纷。评判其中是非曲直,要基于事实真相,要基于法律界定,更要基于市场常识。当地调查组表示,涉事餐馆明码标价,故而不涉及违规 这套逻辑看似有理,其实并不能站住脚。这是因为,陈岩系旅行社 引导 进店消费。陌生的消费场景,陌生的消费对象,这一切都决定了,陈岩被置于刻意营造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故而很难做出理智的判断与选择。
天价鱼 事件,有别于一般的宰客事件,就在于它乃是一种共谋式、链条化的消费陷阱。捍卫消费公平,绝不是做到明码标价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消费者充分运用理性、审慎做出决定的权利。但愿 天价鱼 事件的后续调查,能够对此有所说明。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新京报》、中国日报、常州电视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