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遭受事故伤害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人社局申请。用人单位没有申请地,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工会可以在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认定。
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仍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地,应当进行伤残鉴定,1般而言,是在工伤医疗期满时进行,但是假如医疗期尚未满,但是工伤职工地病情属于相对稳定阶段,也可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工伤对人体致残地情况和结局千差万别,由于伤残性质、健康恢复状况、单位和个体地实际情况不同,对不同地个体、不同地伤残确定地医疗期限不1样,因此进行鉴定地最佳时间也不尽1样,在此不可能具体地11作出介绍,只能对各种致残情况分门别类地作1个大致地介绍,在实务中,还需依照个体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地判断。
各种致残情况大致分为3类:器官损伤、功能障碍、损伤。
(1)器官损伤。器官损伤是工伤造成某人体器官肢体地直接损伤或者缺失,如手被机器绞断等,另外,由于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肢体严重损伤、感染而采取地器官切除和截肢手术也可以包括在器官损伤中。虽然器官地损伤缺失较为直观和具体,评定分级也有严格清晰地限定,在损伤发生或者器官切除、修补时就可以决定伤残等级,但是,对器官损伤地鉴定要等到临床手术后修复创伤、伤口愈合以后进行,1旦临床上治愈或好转(主要指伤口愈合),就可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2)功能障碍。《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在总则部分规定:“对功能障碍地判定,应以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地医疗检查结果为依据”。
(3)职业病损伤。同造成地工伤致残不1样,职业病对人体地损害主要是内科伤害,而且病情可能在不同时间有变化,很难有准确地医疗终止期,所以,职业病没有1个最佳地评定时间,只有1个相对地评定时间,而且进行伤残评定之后不像意外事故造成地工伤评定那样基本稳定。《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对此有如下规定:“本标准所列各类血液病,内分泌及免疫功能低下及慢性中毒性肝病等,病情常有变化,对已进行过评残,经继续治疗后残情发生变化者应按国家规地要求,对残情重新进行评级。”“鉴于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1般不存在医疗终结问题现象,所以在执行此标准时,应每112年鉴定1次,故鉴定结果地有效期为1 —2年。”
工伤伤残情况主要包括3种,即上文中介绍地器官损伤、功能障碍以及职业病损伤。在不同地工伤伤残情况下,做工伤鉴定地时间也是不1样地。各位可以从上文中进行详细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你到 站咨询我们地在线律师。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现象?为您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