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是通过大脑皮层三个中枢的作用来实现的;生物界存在子信息系统反映母信息系统的普遍规律,人脑及身体中储存的各种信息就是母系统,笔迹就是子系统,这就成为神奇的笔迹分析从子系统反推母系统的根据。 01 笔迹心理学的科学原理 笔迹鉴定是世界通用的四大鉴定技术(指纹、笔迹、DNA、声纹)之一。笔迹学是笔迹分析技术的基础理论之一,又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学科。 对于笔迹分析,人们往往感到神奇和不可思议,并常常误解为特异功能,或被当作看相玄学。其实,早在1622年,意大利学者巴尔蒂就发表了“根据书写字判断人的性格”一文,法国人米雄也是笔迹学的最早开创者之一,1872年在巴黎正式出版他的专著《笔迹学体系》。 后来法国人雅曼将笔迹分类成7大类、175个小类,发展了米雄的理论,同时也初步规范了笔迹学的科学原理。瑞士苏黎世大学讲师普尔凡被人们称为现代笔迹学天才,他依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采用空间象征形式建构笔迹学。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都建立了笔迹学学院,一些发达国家对笔迹学的研究已达到与计算机结合的水平。 笔迹学最为神奇、最有魅力的是反映出人的性格,这也是世界各国笔迹分析专家的兴趣所在。在欧洲,笔迹学被看作应用心理学中的一门正统分支学科来加以研究,也是社会活动的一门重要工具,甚至有历史学家将德国战后复兴的成功归因于笔迹心理学的神奇运用。 “神奇”的笔迹心理学并不是神话,而是以事实存在的客观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从笔迹学形成的机理上分析,书写是通过大脑皮层三个中枢的作用来实现的,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功能交织、协同配合来达成书写动作。 02 笔迹分析从子系统反推母系统 中国人自古有云:字如其人。由于遗传和环境等关系,如基因差异、生活环境差异、教育背景等的差异,使世界上绝无性格相同的人。笔迹分析以书写的规范、结构、笔锋、字形、字象、转折、运力、字气、速度等为依据,进行人的性格解码。所以,不需要见面就知道书写者的智力、性格、气质,甚至身体器官中的疾病、亚健康状态等。 欧洲许多心理学大师,包括弗洛伊德及荣格都认真研究笔迹学,这是他们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去剖析人的意识状态所需。 03 中国的汉字笔迹学是交叉学科 中国的汉字笔迹学就更是一门综合汉字学、书法学、汉民族心理性格分类学、汉字笔迹鉴定等各范畴的一门交叉学科。汉字形态独特,从象形脱胎而来,字体有篆、隶、楷、行、草,又分简体、繁体和异体等。汉字的形体结构有一种内部的变化,这种变化丰富而又复杂,既有规律性,书写中又有自由度。 笔迹是书写者用笔或类似于笔的书写工具亲手书写后,所留下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字迹。笔迹展现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字来识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 神奇的笔迹学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兴趣,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通过笔迹可以发现人生的奥妙,研究笔迹也一定可以开发人类的潜能,让我们一起来探秘神奇的笔迹科学。
--转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