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鉴定权威机构
    鉴定报告全球有效
  • 咨询热线
    0755-25554789 400-8016126

法律法规

EXPERT IN IDENTIFICATION

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标准

来源:未知 0755-25554789 400-8016126


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标准


本会按照双方争议金额的大小按递减比例收取仲裁费,收费标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办法》的规定,经广州市物价局批准确定的收费标准计算。当事人可根据下方速算表计算:


公式:仲裁费=(标的额×本级费率+本级速算增加额)+ 按照合理成本实际支出收取处理费


级 数标的额级距费率%速算增加额应收额


11000元以下200


21000元至5万元550


35万元至10万元4550


410万元至20万元31550


520万元至50万元23550


650万元至100万元18550


7100万元以上0.513550


申请人应在收到收费凭证之日起5日内(最后一日遇节假日顺延)预交仲裁费。申请人到财务室交纳仲裁费,现金、支票均可,也可以通过银行转帐,帐号见收费凭证。


收退费办法


一 收费


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申请增加仲裁请求、提出反请求的,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均 须向仲裁委员会预缴仲裁费用。


1 计费


仲裁费用原则上由案件受理部根据国务院《仲裁委员会收费办法》相关规定统一计算,并 填制“预收仲裁费通知单”,交当事人。


2 缴费


当事人接到“预缴仲裁费通知单”后,应在三日内缴费,逾期未缴,视为自动撤回仲裁申 请或放弃增加请求、反请求的申请。具体缴费方法:


(1)当事人以现金缴费,持“缴费通知单”到财务部门换开“银行现金送款单”,到本 委开户银行交费,再凭“银行现金存款凭证”到财务部门换取收据。


(2)当事人以银行支票转账方式缴费的,持“收费通知单”及支票直接向财务部门缴交。


(3)当事人以汇款、电划等其他转帐方式缴费的,应以本委财务部门确认收妥为准。


3 仲裁费用的减交、缓交


当事人提起仲裁申请,增加仲裁请求,提出反请求,因经济状况缴交仲裁费用有困难的, 可以申请缓交、减交。对当事人提出(减交、缓交)书面申请和足以证明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据材料,案件经办人员应及时逐级上呈部门领导、委领导审批。


当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缓交、减交仲裁费用:


(1)当事人为城镇居民且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下或当事人为农村村民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的;


(2)当事人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领取失业救济金,无其他收入,生活困难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放出荐律师:唐山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兰州仲裁委员会仲裁暂行规则 2019-05-3128423 人看过

兰州仲裁委员会仲裁暂行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公正、即使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则。第二条/㎡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


苏州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2019-05-3127463 人看过

苏州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5年4月19日苏州仲裁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民商事争议,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苏州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台州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2019-05-3129431 人看过

台州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台州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2019-05-3127576 人看过

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6年1月17日第三届青岛仲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民商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青岛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和《中


镇江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2019-05-3127207 人看过

镇江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二00二年五月二十一日镇江仲裁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详细


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留言或与客服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未用作商业用途)。

TOP